探寻彭水鞍子苗歌,聆听古老民族的悠扬旋律在重庆市东南部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乡,流传着一种独特而优美的苗族民歌——鞍子苗歌。这种源自古老苗寨的旋律,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鞍子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著称。按类别分,有劳动歌(如打闹歌、采茶歌、刺绣歌等)、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歌、儿歌、杂歌;按表现形式分,有独唱、合唱、对唱、一领众唱(打音)、多领众唱、齐唱等。这些歌曲紧贴苗民的生活,无论是上山劳动还是日常劳作,亦或是男女思恋,鞍子苗歌都是他们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娇阿依》是鞍子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以其自然奔放的曲调,展现了苗家儿女最热情淳朴的一面。它不仅在彭水地区广为传唱,更在全国性的文艺汇演中屡获殊荣,成为重庆市民族文化的重要品牌。
鞍子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旋律的优美与多样性。它既根植于我国西南苗歌的特质基因,又涵化整合了土家族等民族及巴、黔、楚、蜀多地域民歌的音调元素,形成了音乐色彩混合驳杂、与异地苗歌有别的特征。这种独特的歌腔,在旋律、音阶调式等方面突显了娇艳而不失恢弘的特征,使人悦耳醉心。
然而,鞍子苗歌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代变迁,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传承面临无人接班的困境。但幸运的是,像吴庆友、任茂淑这样的老一辈传承人依然坚守着这份责任与荣誉,他们不仅自己传唱苗歌,还积极培养新生力量,让鞍子苗歌得以延续。
如今,在彭水阿依河景区、蚩尤九黎城等地,经常可以听到鞍子苗歌的悠扬旋律。这些歌声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苗族文化的魅力,更为鞍子苗歌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我们一同走进彭水鞍子乡,聆听那古老而又悠扬的鞍子苗歌,感受那份来自大山深处的纯朴与热情。在歌声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