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音记>>乡音·美景

乡音·美景

乡音·美景
【原创】乡音与景点(视频)|张勤:祖师观之旅(重庆云阳话)
发布时间:2024-12-02  阅读:39次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作者/编者/读者的谅解和支持。


  

Let's go


祖师观之旅


为何祖师观的香火如此鼎盛,熙熙攘攘的香客不绝于途,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假期之际,我与家人踏上了前往祖师观的旅程,旨在逃离都市的喧嚣,寻觅一份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久居家中,仿佛连心灵都蒙上了一层薄尘,于是我们决定以骑行的方式,一步步向这方神圣之地靠近。




山路蜿蜒,如同一条巨龙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既漫长又曲折,考验着我们的体力与毅力。最终,在这段近乎垂直的险峻路段前,即便是驾驶经验丰富的父亲也不得不望而却步,我们不得不弃车步行,继续向山顶攀登。然而,命运似乎在此刻为我们铺设了一条捷径,父亲偶遇了一位热心的当地叔叔,他不仅是我们的同乡,更是这片山林的守护者。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乘坐他的车辆,在陡峭狭窄的山路上缓缓攀升,我心中既紧张又感激,这山路之险,足以让许多勇敢的游客望而却步,唯有当地人的热情与智慧,方能化险为夷。



抵达山顶,眼前呈现的是祖师观那历经沧桑的断壁残垣,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砖一瓦都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火花。我试图用手机捕捉这份古朴与庄严,却总觉得镜头下的画面难以尽述其美。细细审视之下,方才发现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这片圣地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也让照片多了几分不易捕捉的生动与杂乱。


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何等的魅力,能让如此众多的旅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经过一番探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祖师观之所以声名远播,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远处眺望,整个山形宛如一尊平卧的巨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敬畏;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无数信徒的虔诚信仰,使得这里成为了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家园。



自古以来,追溯至清朝乃至更早的尘封岁月,一座幽静的道观便悄然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那里是道士们潜心修行、追求道法自然的神圣净土。其选址之妙,不仅在于与世隔绝的宁静,更在于能够极目远眺,云阳、万州、开县、奉节、巫山之美景尽收眼底,仿佛天地间的灵气皆汇聚于此。



昔日之祖师观,雄踞山巅,即便历经沧桑,今日探访,仍能从其残垣断壁间窥见往昔的辉煌与庄严。彼时,它在道教文化的传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影响力跨越时空,深远而广泛。




引人遐想、络绎不绝的,除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那些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未解之谜。清末民初,这片土地见证了数次风云变幻的武装斗争,虽然具体细节已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可名状的震撼。



尤为令人唏嘘的是,六十年代那场波及甚广的武斗,云阳不幸成为风暴中心,无数生命在这场浩劫中消逝,祖师观亦未能幸免,一百五十余名无辜者在此长眠,墙上斑驳的弹痕,成了那段悲惨历史的无声见证。



此刻,立于山巅,眺望远方的小镇,心中涌动的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祥和。仿佛能感受到祖辈们的温暖抚触,穿越时空的界限,给予我们无言的慰藉。微风轻拂,带走了往昔的尘埃与哀愁,只留下岁月的低语,让人在沉思中默默祈祷,愿那些逝去的灵魂得以安息,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END

本期编辑|张  勤

本期视频|张  勤

本期审读|陈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