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音记>>乡音·美景

乡音·美景

乡音·美景
乡音与黔江红色文化(音频)|谢金蓉:红军广场(重庆黔江话)
发布时间:2024-12-01  阅读:21次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感谢各位作者/编辑/读者的谅解。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精神

      




黔江区是湘鄂川(渝)黔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涌现出许多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革命烈士。烈士英名墙所镌刻的185位烈士,全部来自修订后的《黔江区烈士英名录》,与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黔江的战斗历程一起,供群众瞻仰缅怀。






英雄、烈士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黔江区烈士英名墙在红军广场建成,面向社会开放。长13米,高4.5米的烈士英名墙肃穆庄严屹立在红军雕塑旁,185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简介整齐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诉说着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美丽黔江

红色文化

小广场



广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坐标。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饮水思源、勿忘过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继承、发扬先烈精神,黔江区委、区政府特锡刘英烈名录,铭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永世纪念缅怀。

它们就像生生不息的红色星火,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下一步,黔江区将深入发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核和时代价值,持续维护和修缮烈士纪念设施,确保应修尽修,不漏一处,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和弘扬英烈精神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烈士纪念设施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烈士们惊天地、泣鬼神、光照千秋、气吞山河的形象,在黔江大地树起了一座座巍巍丰碑,永远激励黔江人民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高歌猛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英勇奋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双拥广场


红军广场位于重庆市黔江区丹兴路与石城路交叉口,为纪念逝去的红军而建成的。广场同时也是黔江人民来来往往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建在此处不仅让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文化,更能让每个在外工作回家的黔江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爱意。

- END -

本期音频 | 谢金蓉

本期编辑 | 谢金蓉

本期审读 | 陈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