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音记

乡音记

乡音记
【原创】乡音与语言景观(音频、视频)|张婷婷:语贯古今,字载中华,今天来做观察家(重庆巫山话)
发布时间:2024-12-02  阅读:39次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作者/编者/读者的谅解。

- 好喜欢

          巫山-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云蒸霞蔚于神女之巅,红叶烂漫于巫山云雨。余秋雨在《三峡》中提到:“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
而小编想说,巫山儿女善摹巫山画卷,为其挥洒了更多的浓墨重彩。
今天将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观摩巫山的语言景观。


语言景观顾名思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其分为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也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巫山私人标牌


巫山作为神女“栖息”之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还拥有儿女们独出心裁的语言景观。私人标牌如街牌“神女大道”、公交站广告牌“橙心诚意”、店铺标牌“撸串才是硬道理”者比比皆是。其共同反映三峡子民热情朴实的精神面貌,供顾客、游者驻足观赏。

公交车站广告牌

“口口香”店铺标牌


巫山官方标牌

《巫咸国》——山海经

市政广场里的地标


除私人标牌之外,巫山还存有许多官方标牌。小到巫山市政广场地面上的标牌,大到巫山博物馆门口的石碑标牌,甚至是高铁门口山峰上立起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标语。

而小编今天的重点,是想向大家介绍巫山博物馆门口的石碑标牌。石碑标牌开道于楼梯两旁,拾阶而下,直走可观望长江、仰视可瞻仰神女、右转可畅游博物馆。

巫山博物馆门口的石碑标牌中,不限字体,既有毛泽东《水调歌头》的草书,也有余秋雨《三峡》的楷书。石碑标牌,是历代文人或游历三峡而作,或赞叹美景而发。有如郦道元的《巫县》、郭沫若的《过三峡》、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贺敬之的《游小三峡》……

《巫山神女》——乔羽

《巫县》——郦道元

其位于博物馆门口,当老师带领学生们游览博物馆时,石碑标牌也在每个人心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每一个祖国花朵都有着教育作用。

结语


私人标牌由商铺老板等私人所创,官方标牌由政府所建设。在巫山这个山清水秀的旅游圣地,私人标牌让人们了解巫山语言特点,感受巫山儿女骨子里的热情;而官方标牌具备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可以窥见巫山的起设、发展和成就。

语言景观,以公共空间为核心背景、以语言标牌为载体,通过语言与空间的互动,同时具备显性的信息功能和隐性的象征功能。而巫山的语言景观,深层次地展示巫山特有的语言文字魅力。

E

N

D

本期编辑 | 张婷婷

本期音频 | 张婷婷

本期视频 | 张婷婷

本期审读 | 陈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