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音记

乡音记

乡音记
【原创】乡音与文艺作品(音频)|张婷婷:从《开山人》中挖掘重庆基因,传承中国精神(重庆巫山话)
发布时间:2024-12-02  阅读:46次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作者/编者/读者的谅解。




“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在“重庆造”电影《开山人》中,娃娃儿们的这句诵读给每一个观影人留下深刻印象。从电影《开山人》中,我们可以挖掘“坚韧不拔”的重庆基因,学习“愚公移山”的中国精神。


作品简介

《开山人》取材于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里的故事,由导演翌翔监制,张桐、苏青等演员共同演绎出大巴山里的“开山精神”。其中,张桐饰演毛永福,为电影中的夏庄村书记。夏庄村地处“深井”中,村口仅有一条垂直的羊肠小道,让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1997年,毛永福深知万丈悬崖阻碍了夏庄村的发展之路,毅然决然地选择凿山开路。2004年,一条历时七年、载满鲜血与生命的“天路”在悬崖上落成。


作品渊源

由来

《开山人》讲述的是重庆巫山下庄村开“天路”的真实故事,主人公毛永福的原型为“当代愚公”毛相林。“下庄有口井,井有万丈深。”毛相林为了下庄村爬出这口“井”,立下愚公志,敢向天要路。整整七年,下庄人徒手在悬崖峭壁上匠出了致富之路。《开山人》立足下庄的“开山”精神,向全中国演绎这场脱贫攻坚之战。

全村人民举手赞成开路



精神内核

毛相林带领村民们赤手空拳地勇凿“天路”,以六条生命、七年光阴、无数鲜血为代价,让致富之路环于高山。

于2023年11月28日播出的《开山人》更是体现了“开路”这一伟大事迹的中国精神内核。“愚公移山”在其中得以实现具象化,坚韧不拔的重庆基因、愚公移山的中国精神,让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凿山开路实景图




筑路牺牲人员名单

筑路人在悬崖上入睡实景

END

本期音频|张婷婷

本期编辑|张婷婷

本期审读|陈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