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作者/编者/读者的谅解。
题龙耳山[1]
尝闻海上龙无耳, 此处山传龙耳名。
一道山泉飞岩出, 千寻怪石傍云生。
高瞻剑阁峰头壮[2], 远接云天树影横。
古木参天仙境在, 登临何须访蓬灜[3]。
【注释】
[1] 龙耳山: 最初名为 “聋耳山”。《保宁府志》 卷六 《舆地志·山川·巴州》 记载:“龙耳山在县西二 (百) 里, 峰峦峭拔, 上有甘泉。” 从正直镇朱公乡街道上龙耳山途中,有一巨大磐石, 状似巨龙腾飞, 活灵活现。由于龙耳不听若聋, 故名。后有乡绅群贤以其不雅, 商议更名为 “龙耳山”。也有说是拆 “聋” 字为龙耳山, 相传至今。光绪癸已年春, 七十七岁的保宁府尹年廖纶, 楷书 “龙耳山” 三字大如斗。清光绪十年 (1884) 孙清士撰写诗碑, 后毁于 “文革”。
[2] 剑阁: 广元剑阁县, 有剑门关。
[3] 蓬灜: 传说中的海外蓬莱仙山和瀛洲仙岛。灜, 同 “瀛”。
【鉴赏】
首联有据名联想考证的意味。“怪石傍云”, 言其高; “山泉飞岩”, 状其灵气; 古木参天, 仙境幽雅。大气磅礴的完足诗意, 也是仿拟游者口吻, 劝慰其他人———在此就可感受到仙气, 何须定要到海外寻仙访道? “壮” 与“横” 二字, 对仗工稳, 神采飞扬。
END
本期编辑 | 白小华
本期审读 | 陈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