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乡音记”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高阳板凳龙,重庆市云阳县传统舞蹈,重庆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我要介绍的是云阳龙舞,云阳龙舞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气息。云阳龙舞以锣鼓伴奏,舞蹈动作粗犷奔放,跟随着鼓声的节奏,将龙的灵动和威武展现的淋漓尽致,舞出了龙的神韵和力量。如今,在春节、元宵、端午都可以见到。龙舞是我们过年必看的节目,每次有舞龙表演周围都聚满了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和参与到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中来。
龙舞,也称“舞龙”,又叫“舞龙灯”,历史悠久,形式品种多样。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在表演中向观众们呈现了龙出场、过龙身、涌浪、游龙、跳龙门等舞蹈套路,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高阳板凳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传承发展龙舞艺术。通过舞龙舞狮寄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传递和平与繁荣的祈愿。
高阳板凳龙是以长条板凳为主要道具的汉族传统舞蹈艺术,又称“梅竹灯”。由古代“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舞龙活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因此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想要更深入了解舞龙的文化意义,可以观看一些舞龙的视频资料。
END
本期音频|聂凤娇
本期编辑|聂凤娇
本期审读|陈 君